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學子走出國門、求學海外,出國留學人數呈爆炸性遞增,留學生年齡也日趨低齡化。教育部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41.39萬人,比2012年增加1.43萬人,增長了3.58%。從1978年到2013年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305.86萬人。以留學身份出國、至今在外的留學人員有161.38萬人,其中107.51萬人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的學習和研究。
這些留學生獨自生活在異國他鄉,不僅要克服語言障礙,也要面對社會文化差異,更要適應不同于國內的學習生活。近日,有關留學生的負面新聞與這一群體凸顯的各類問題不斷增多,應當引起留學生、家長以及相關方面高度重視。
通過新華社駐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和日本記者調查后發現,中國留學生需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學生和家長不應盲目追隨留學熱,而應在了解留學可能帶來的種種風險后,再考量是否適合留學。在留學前,學生和家長也需做好相關準備以更好應對留學生活。調查發現,留學更多意味著挑戰而非捷徑。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留學人員才有望達到自己合理預期的目的。
出國留學首要的還是學習 語言是留學的第一道門檻
對不少在意大利的中國留學生而言,語言是學習上面臨的最大阻礙。在英國倫敦讀碩士的芹芹(化名)告訴記者,在學習方面,由于一些中國留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夠好,在上課及完成作業上也會遇到一些困難。羅馬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畢業生李靖則指出,一些學生拿語言障礙為借口,上課點完名就走,整天在屋里上網打游戲或游山玩水,畢不了業就轉入不受中國教育部承認的私立學校,每年繳納高額學費“混到畢業”。
由此可見,語言關是出國留學的第一道門檻,不熟練掌握當地語言,就會給生活和學習帶來很多不便,甚至導致學業荒廢。
充分了解教學方式 積極適應新環境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教育參贊張益群告訴記者,據美校方人士反映,中國學生適應美國文化及不同的上課授課方法并非易事。美國學生平時閱讀量大,除老師授課外,課堂上主要是提問題、討論、展示自我,而學校也會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張益群說,中國學生來美前缺乏類似經歷,到這里后往往感到孤獨無助,不少人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美校方人士還反映,中國學生一般在課堂上不太活躍,很少有中國學生愿意挑戰老師權威,發表自己的見解。
專業人士建議,中國留學生應充分了解國外大學的教學方式,積極適應全新的學習環境,明確學習目標,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努力完成學業。
短時間內收回成本無疑是癡人說夢
隨著中國學生出國留學規模逐步呈“井噴”態勢,國內高校應屆生與海歸之間的就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而中國留學生在海外就業的前景更是不容樂觀。據張益群介紹,一般情況下,中國本科留學生、包括不少名校生,在美國能找到工作的很少,不少碩士生也找不到合適工作。另外,中國留學生的就業情況與美國經濟情況好壞有著直接關系。這幾年美國經濟情況并不理想,就業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另據啟德國際教育研究院調查顯示,2013年海歸回國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萬元,67.2%起薪不足6萬元。
張益群提醒說,若學生回國后找不到對口或收益較好的工作,想要在短時間內收回投資成本無疑是癡人說夢,家長和學生均應對此有清醒認識。
出國留學照顧好自己生活
1.自理能力問題
不同國家的專業人士紛紛對記者表示,中國留學生目前普遍存在獨立自理能力不高的問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會主席林雪嬌說,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租房子,因為學生宿舍數量有限,很多人不得不自行到校外尋找房源,因此經常會與當地房東因租房期限、交水費等日,嵤掳l生糾紛。留學英國的芹芹(化名)也建議,一些從未離開過父母的學生“一定要培養自己獨立的性格,最好還要學會做飯洗衣等家務事,這樣既能節約開支還能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2.要厘清學費問題
在美國留學的另一大問題是學費。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教育參贊張益群告訴記者,根據美國相關規定,一般公立高中不能招收外國學生,只有私立學校和寄宿學校有此權利,其收費標準因條件不同有所差異,一般每年在數萬美元不等。張益群認為,現在不少家長和孩子盲目跟風留學,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外留學市場知之甚少,對回報率也不甚清楚,這樣不但對孩子學習發展不利,也會使來之不易的教育投資付之東流。
3.別忽視適應社會
留學生人在海外,除課業負擔和獨立生活的壓力外,如何更快更好地融入學校甚至當地社會也是一大難題,不應忽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認為,中國學生聰明、勤奮,但大部分學生由于經濟負擔較重,過度打工導致學習跟不上,這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對此,這名日本教授建議中國留學生多參加社交活動并鍛煉社交能力。他還建議中國家長不要對留學海外的孩子施加過多的課業壓力和心理壓力,這對緩解他們的心理負擔十分關鍵。
出國留學千萬別忽視安全
因對海外留學思想準備不足,家長或派出院校對學生在素質、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方面缺失等多種原因,在德國巴伐利亞州進修的中國留學生近年來經常發生傷亡、違法或罹患精神疾病的案例,不僅學生學業難以為繼,也給家庭帶來痛苦甚至災難。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教育參贊張益群就留學生呈現的低齡化趨勢明確指出,總領館教育組不贊同、也不希望諸如小學生或中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出國留學。因為這些孩子心智還未成熟,在生活自理、人格培養、知識學習、適應文化沖突和熟悉當地習俗等方面都有一定困難。張益群說,雖然現代通訊發達,家長可與孩子通過電話、視頻等隨時交談,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一些孩子對自身要求不嚴,出現了“放羊”的狀況,一些所謂監護人也因各種因素沒有起到應有作用。而家長并不了解實際情況,這會造成一系列影響。
特別申明︰
1、本文僅作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業目的,非廣告;
2、本文引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數據來源于網絡,非我們意向杜撰,請讀者自行鑒別;
以上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0571-85778577),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