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4小時留學咨詢熱線

0571-85778577

多所中國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

2022-5-12 10:07發布者: 中青留學 瀏覽次數: 477

  近日,多所中國高校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引起網上熱議。

  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回應,確已決定不再參加國際排名,校方領導層已形成共識并做出決定。該決定符合我國教育發展方向,也將成為趨勢。除此之外,有消息稱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也已陸續退出國際大學的排名。

  4月1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中共南京大學委員會關于十九屆中央第七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南京大學校方明確,在《南京大學“十四五”規劃》和《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整體建設方案》編制中,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均不再使用國際排名作為重要建設目標。

  而蘭州大學的相關部門人員表示,該校從未參加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之前泰晤士曾聯系過學校,但最終學校決定不參加。QS此前也聯系到學校,報過一年數據,后來應該沒有再跟進。

  一些專家表示,中國的知識體系已發展了數千年,是世界上最悠久、最豐富以及最深厚的知識體系,創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維護中國教育主權和文化主權,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反映了中國大學、中國教育以及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氣。

  對于中國多所高校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之事在網上引起熱議,一些網友表示,退出排行榜后,學校才能把更多的關注回歸到學術研究上。而有一些網友認為,可以優化自己的評價體系,對榜單不能全看,也不能完全不看。

  為何這些大學不參與世界大學排名?

  目前,國際大學排名最具權威和著名的要屬U.S News、泰晤士和QS世界大學排名等。然而這些大學排名的側重點不同,導致一些學校的排名也有所不同。

  以中國人民大學舉例,在US News中,該校的排名最高,為世界525位,然而在泰晤士和QS的排名,均在600名以外。

  而蘭州大學同樣在US News中的排名最高,世界排名第559位,但在QS世界大學排名榜上,卻在700多位。

  南京大學在三大排行榜單中的排名均較高,其中泰晤士榜單中排名為世界第105位,在QS和US News的排名均為130位左右。

  這些高校在三大排行榜單中的表現忽高忽低,最多的能相差200個位次,并且在有些榜單中,“雙一流”大學的排名不如非“雙一流”高校的排名高,難免會讓家長和學生有所困惑。

  實際上,這三大排行榜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評價體系進行排名,其指標權重也是有所側重。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占比高達40%,泰晤士排名的參考指標中,教學、研究、論文引用三項權重最高,占比均為30%。US News排名的主要評估指標中,權重最高的是聲譽部分。這些差異直接導致了高校在排行榜中排名的差異。也直接導致一些高校往往選擇有利于自己排名的戰績進行宣傳,起到揚長避短的效果。

  而僅憑10多個指標就給高校排列名次,也很難完全把大學全面和真實的實力展現出來。

  人民網在2021年曾指出,“從這些排行榜的指標體系中,我們很難看到中國高校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一代又一代服務國家民族發展的人才中的卓越貢獻,很難看到高校對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卓越貢獻,很難看到高校在助力脫貧攻堅、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社會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大學要破除固有的排名思維。大學可以被評價,但大學不該被排名。大學一旦參與排名,會導致攀比甚至產生唯排名現象,而這又會關聯到基礎教育階段,對整個教育生態都非常不利。大學要回歸其最重要的價值-育人。大學發展的重點也應該放在培養人才上,而不是其他任何方面。只有在育人方面實現和創造價值的大學,才能是一所好大學。

  理性看待排名

  每個留學生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最關注的就是學校的排名。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好的排名就等同于好學校。但任何一個大學排行榜都不具有絕對的權威性,由于側重點不同,排名也有所差異。大學的評價應該是多個緯度,排名只是外顯的一種方式,真正的一流大學并沒有相同的標準,杰出是不同的杰出,一流也是不同的一流。

  而在過去的幾年中,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意國際排名,因此也出現一些大學為了追求排名,在數據上造假的丑聞。

  在今年就爆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向US News提供虛假的數據以提升排名的新聞,舉報者則是哥大數學系教授Micheal Thaddeus。

  而哥倫比亞大學也早已不是第一家排名造假的學校,早在2019年,US News官方就發表聲明,包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內的5所美國大學承認誤報了用于計算2019年的最佳大學排名數據,并且US News當即將這五所學校從最佳大學排名中移除。

  雖然大學排名的榜單能夠給我們一定的參考,尤其是當我們不了解學校的時候,榜單是最有效的參考。但榜單的作用只是參考,而不是指引。當一所學校出現在榜單之上時,那么意味著這所學校的某些領域有著卓越的表現,而這項優勢是不是我們需要的,則需要對其進行深入了解。只有在選校時充分考慮到其他的因素,才能去到一所與自己期待值相符的學校。

特別申明︰

1、本文僅作為信息分享使用,不作商業目的,非廣告;

2、本文引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3、本文引用數據來源于網絡,非我們意向杜撰,請讀者自行鑒別;

以上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0571-85778577),將立即刪除!